【健康科普】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立夏
天地始交,万物并秀。2025年5月5日15时23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值此季节交替之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提醒您:顺应时令调养身心,预防"夏季病"。
【夏始疾易生,防护需趁早】
随着气温攀升、湿度增大,四大健康隐患悄然浮现:
1. 暑热攻心:高温环境下易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户外工作者尤需警惕。
2. 胃肠告急:冷饮过量诱发急性胃肠炎,潮湿环境更助长细菌滋生。
3. 皮肤警报:紫外线过敏、虫咬性皮炎等皮肤问题高发。
4. 心脉危机:气温骤变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三高”人群需加强监测。
【顺时养生四部曲】
1.饮食
增酸减苦:樱桃、杨梅等时令水果生津开胃。
清补有道:避免油腻,以免加重脾胃负担,食用冬瓜薏米汤、苦瓜酿肉助祛湿。
切莫贪凉:冷饮温度保持10℃以上,餐前饮用不超200ml。
2.起居
子午双憩:建议23点前入睡,11-13点小憩15-30分钟,缓解疲劳。
运动有度:选择晨间太极、傍晚健走等温和运动。
3.情志调摄
静心养神:每日10分钟冥想或茶艺活动,缓解焦虑情绪,预防心火过旺。
音律疗愈:培养书法、绘画等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避免因烦躁导致血压波动。
4.防暑锦囊
物理防晒:采取防晒措施,避开紫外线高峰时段。
中药香囊:佩挂艾叶、薄荷、金银花驱蚊包。
及时补水:运动后补充含电解质的温水,如淡盐水。
在这个阳气渐盛的季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提醒您关注节气变化,守护生命节律,让我们携手筑牢健康屏障,共赴生机盎然的盛夏之约。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