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就诊服务

医院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系列活动7:科普《我们身边的致癌药物,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4-04-19
字号:+-14
浏览次数:

图片3.jpg

  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

  在我们的日常用药中,您可能纠结过药物起效越快越好还是不良反应越少越好,很多患者在选用药物时更多的偏向于起效快却经常忽略掉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毒性,长期使用可能会致癌。下面我们就分享几个常用且容易被用错的药物,警惕用药。

  利巴韦林——长期使用会使儿童患上癌症。

图片6.jpg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可用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皮肤疱疹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和拉沙热、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虽被称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听起来像是可以对抗一切病毒,但它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不是无所不能的抗病毒药。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指出:本药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也就是说,利巴韦林是有明确适用人群的,不能随意服用。

  长期服用利巴韦林可能会引起溶血性贫血,可能导致心脏病恶化,引起致命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妊娠期妇女或计划妊娠的妇女及其男性伴侣禁用本药,有生育毒性同时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国家药监局网站)。

  目前临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流感的药物有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金刚烷胺、阿比多尔等。磷酸奥司他韦为口服制剂,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A型和B型流感病毒导致的流行性感冒。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时于流感症状开始的第1日或第2日(理想状态为36小时内)开始用药。玛巴洛沙韦用于既往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5岁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口服给药,应于接触流感患者后48小时内尽快使用本药。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选择药物有莫诺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等。莫诺拉韦用于治疗伴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服给药推荐剂量为一次0.8g,每12小时1次,连用5日。

  酚酞片——因有致癌作用,我国已禁止生产和出售。

图片7.jpg

  酚酞片又名果导片,临床上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其价格低廉,在治疗便秘时属于众所周知的一种药物。酚酞片属于刺激性泻剂,刺激性泻剂起效快、作用强,但具有潜在的长期毒性,可能诱发癌症,只适用于暂时性、短期性的使用。

  2021年1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认为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即日起停止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药品批准文号)。已上市销售的酚酞片和酚酞含片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召回产品由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

图片8.jpg

  对于长期缓解便秘的药物,建议使用渗透性泻剂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盐类制剂如硫酸镁,润滑性泻药开塞露,中成药首荟通便胶囊等。

  避孕药——长期服用会增加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发生率

  正确分辨避孕药,明确种类更有效。受制于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往往对避孕药的相关知识羞于主动了解,盲目的长期、大量服用,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避孕药可分为长效、短效、紧急三种,若想要短时间或紧急避孕,使用避孕药还是没什么大问题,而长效避孕药每次服用可避孕1个月左右,不需每日服药。但这类药物激素含量大,副反应较多,且在体内会产生一定的蓄积作用,长期口服避孕药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图片9.jpg

  英国曾有一项研究显示: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5年内罹患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48倍和2.32倍,总体癌症风险增加1.28倍;发表在NEJM的一项研究也证实在一定程度上激素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在临床上避孕药主要分为紧急避孕药和短效避孕药,不同的剂型、剂量、使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果目前服用短效避孕药,比如说优思明,建议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该药物,一日1片,连用21日,停药7日后开始下一个用药周期。再停药7天进行避孕。如果是服用紧急避孕药,一般是在同房后的72h内服用,这种紧急避孕药一年之内不能服用超过3次,否则对女性身体会造成影响。

  非那西丁——长期使用可致肾、膀胱肿瘤

  非那西丁主要药效是解热镇痛。解热镇痛药在体内会和食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亚硝基化合物,导致各种器官与组织都发生癌变。长期服用,肾盂癌和膀胱癌的发病率高达9.5%。目前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禁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小儿酚氨咖敏颗粒、氨非咖片、复方氨基比林茶碱片、小儿复方阿司匹林片等8个品种开展了上市后评价。经评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自2021年11月15日起停止上述8个品种在我国的生产、销售、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

  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呢?氨基比林上市后发现,该药能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从而导致各种严重感染并可致死。非那西丁因其增加服用者肾脏疾病风险并导致几百人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有的病人即使停用非那西丁长达8 年,还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图片10.jpg

  目前治疗感冒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对于普通感冒临床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针对各种感冒症状,常用的感冒药成分如下:(1)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2)鼻减充血剂:伪麻黄碱、麻黄碱;(3)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目前市场上的感冒药大多为复方制剂,含有上述各类药物或其他药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复方抗感冒药应只选其中的一种,如同时服用两种以上药物,可导致重复用药、超量用药,增加上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普通感冒建议首选含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的制剂,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药物是把双刃剑,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我们要多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趋利避害,减少毒性甚至致癌性,安全用药,使药物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民众。